历时 5 年后,Elsevier 对读者报告的问题论文依然“0 处理”


近日,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研究 [1] 显示,各出版商在处理读者报告的问题论文时,其效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。其中,Elsevier 旗下期刊在收到读者报告后 5 年依然对问题论文“0 处理”,既没有发表关注声明(concern),也没有撤稿问题论文。

研究人员在早前发现,一个作者团队发表于 2011 年至 2019 年间的 172 篇论文(Zatollah Asemi 是这些论文的共同作者)存在重大科学问题。于是,他们在 2019 年 7 月通过同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向涉事的期刊/出版商报告了他们发现的问题。时隔 5 年之后,他们统计了其中 148 篇(占总数 86%)论文的处理情况。这 148 篇文章所发表的期刊分属 9 个不同的出版商,而他们对这些问题论文的处理效率呈现巨大差异。

其中,Taylor & Francis 对所有被报告的论文做出了处理(全部撤稿),但 Elsevier(涉及 11 个期刊 30 篇论文)以及 Wolters Kluwer(涉及 2 个期刊 7 篇论文)至今未对任何一篇涉事论文做出处理,既没有发表关注声明,也没有撤稿问题论文。此外,除了 Oxford Academic Press 撤稿了 75% 涉事的论文,以及 Taylor & Francis 撤稿了 100% 的涉事论文,其余出版商涉事论文的撤稿率均低于 7%。

除了大量论文没有得到出版商的处理,各出版商处理行动也异常缓慢。Springer Nature 在收到报告后 7 个月才对第一篇涉事的论文才去行动,而 Wiley 更是在收到报告后的 43 个月才处理第一篇涉事论文。

这项研究 [1] 的结果让学术社区大为震惊,因为他真实的揭示各出版商在出版诚信调查中及其底下的效率。



Reference

[1] 10.1016/j.jclinepi.2025.111918






Author: WU Guangheng

Founder and Chair of the 5GH Foundation

E-Mail: wu@5gh.org.cn

Document ID: 5GH-2025-000008.R7

Publication Date: 2025.08.24

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C BY-NC-ND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

国立中正大学:在家中坐就能被论文砸中?

近日,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外籍职员 Mohamed Shaaban 在社交媒体发帖,宣称一篇由他独作的论文事实上并不是由他撰写,而他对该论文的发表全程并不知情。


广西医科大学:编辑要看原始数据,我们就撤稿


河北科技大学:不让添加作者,我们就撤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