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产作者超 50% 论文受益于 "作者-编辑利益冲突"


一项研究 [1] 检查了两本经济学顶刊 "作者-编辑利益冲突" 的情况。其结果显示,54 名高产作者( 2010 年至 2024 年间,在这两个期刊累计发表论文超过 10 篇的作者)的论文中,超过 50% 的论文可能得益于 "作者-编辑利益冲突"。

所谓的 "作者-编辑利益冲突" 包括这几种情况:(1)作者和编辑有持续的共同署名经历,(2)作者和编辑间有持续的互为对方论文处理编辑的经历,(3)作者和编辑间有密切的学术关系,包括师生关系,或者在同一学术组织中任职等,(4)高产作者通过 "共同署名作者与编辑间的利益冲突" 而获利。

这项研究揭示 "作者-编辑利益冲突" 在学术出版中的广泛存在。研究人员认为,这些 "作者-编辑利益冲突" 并不是偶尔的失当所造成,而是当前学术出版中的系统性缺陷。

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,这些通过 "作者-编辑利益冲突" 被引次数更低,可能预示着较低的质量。

目前,研究 [1] 尚在等待同行评议后的正式出版,因此,对于其结果的解读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。



Reference

[1] 10.2139/ssrn.5315585






Author: WU Guangheng

Founder and Chair of the 5GH Foundation

E-Mail: wu@5gh.org.cn

Document ID: 5GH-2025-000007.R12

Publication Date: 2025.09.07

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C BY-NC-ND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

参考文献也起 "幻觉" 了?

最近一项研究显示,自 2025 年以来,"幻觉参考文献" 的比例正高速增长。


历时 5 年后,Elsevier 对读者报告的问题论文依然“0 处理”

近日,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研究 [1] 显示,各出版商在处理读者报告的问题论文时,其效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。其中,Elsevier 旗下期刊在收到读者报告后 5 年依然对问题论文“0 处理”,既没有发表关注声明(concern),也没有撤稿问题论文。


国立中正大学:在家中坐就能被论文砸中?

近日,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外籍职员 Mohamed Shaaban 在社交媒体发帖,宣称一篇由他独作的论文事实上并不是由他撰写,而他对该论文的发表全程并不知情。